什么是ZooKeeper数据模型?很多新手对此不是很清楚,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来学习下,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麻章网站建设公司创新互联,麻章网站设计制作,有大型网站制作公司丰富经验。已为麻章超过千家提供企业网站建设服务。企业网站搭建\外贸营销网站建设要多少钱,请找那个售后服务好的麻章做网站的公司定做!
1、数据结构图
图中的每个节点称为一个 Znode。 每个 Znode由 3部分组成:
(1)stat:此为状态信息,描述该 Znode的版本,权限等信息
(2)data:与该 Znode关联的数据
(3)children:该 Znode下的子节点
2、节点类型
Znode有两种,分别为临时节点和永久节点。节点的类型在创建时即被确定,并且不能改变。临时节点:该节点的生命周期依赖于创建它们的会话。一旦会话结束,临时节点将被自动删除,当然可以也可以手动删除。临时节点不允许拥有子节点。永久节点:该节点的生命周期不依赖于会话,并且只有在客户端显示执行删除操作的时候,他们才能被删除。
Znode还有一个序列化的特性,如果创建的时候指定的话,该 Znode的名字后面会自动追加一个不断增加的序列号。序列号对于此节点的父节点来说是唯一的,这样便会记录每个子节点创建的先后顺序。它的格式为“%10d”(10位数字,没有数值的数位用 0补充,例如“0000000001”)。
3、节点属性
每个 znode都包含了一系列的属性,通过命令 get,可以获得节点的属性。
dataVersion:数据版本号,每次对节点进行 set操作,dataVersion的值都会增加 1(即使设置的是相同的数据),可有效避免了数据更新时出现的先后顺序问题。
cversion:子节点的版本号。当 znode的子节点有变化时,cversion的值就会增加 1。
cZxid:Znode创建的事务 id。
mZxid:Znode被修改的事务 id,即每次对 znode的修改都会更新 mZxid。对于 zk来说,每次的变化都会产生一个唯一的事务 id,zxid(ZooKeeper Transaction Id)。通过 zxid,可以确定更新操作的先后顺序。例如,如果 zxid1小于 zxid2,说明 zxid1操作先于 zxid2发生,zxid对于整个 zk都是唯一的, 即使操作的是不同的 znode。
ctime:节点创建时的时间戳。
mtime:节点最新一次更新发生时的时间戳。
ephemeralOwner:如果该节点为临时节点,ephemeralOwner值表示与该节点。绑定的 session id。如果不是,ephemeralOwner值为 0。
在 client和 server通信之前,首先需要建立连接,该连接称为 session。连接建立后,如果发生连接超时、授权失败,或者显式关闭连接,连接便处于 CLOSED状态,此时 session结束。
4、ZooKeeper Watcher(监听机制)
ZooKeeper提供了分布式数据发布/订阅功能,一个典型的发布/订阅模型系统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订阅关系,能让多个订阅者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这个主题对象自身状态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订阅者,使他们能够做出相应的处理。 ZooKeeper中,引入了 Watcher机制来实现这种分布式的通知功能。ZooKeeper允许客户端向服务端注册一个 Watcher监听,当服务端的一些事件触发了这个 Watcher,那么就会向指定客户端发送一个事件通知来实现分布式的通知功能。触发事件种类很多,如:节点创建,节点删除,节点改变,子节点改变等。总的来说可以概括 Watcher为以下三个过程:客户端向服务端注册 Watcher、服务端事件发生触发 Watcher、客户端回调 Watcher得到触发事件情况
(1)Watch机制特点
一次性触发:事件发生触发监听,一个 watcher event就会被发送到设置监听的客户端, 这种效果是一次性的,后续再次发生同样的事件,不会再次触发。
事件封装:ZooKeeper使用 WatchedEvent对象来封装服务端事件并传递。WatchedEvent包含了每一个事件的三个基本属性:通知状态(keeperState),事件类型(EventType)和节点路径(path)。
event异步发送:watcher的通知事件从服务端发送到客户端是异步的。先注册再触发 Zookeeper中的 watch机制,必须客户端先去服务端注册监听,这样事件发送才会触发监听,通知给客户端。
(2)通知状态和事件类型
看完上述内容是否对您有帮助呢?如果还想对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或阅读更多相关文章,请关注创新互联行业资讯频道,感谢您对创新互联的支持。
新闻名称:什么是ZooKeeper数据模型
当前链接:http://lswzjz.com/article/pjdj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