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总结】6.服务注册发现框架比较(Consul/Zookeeper/etcd/Eureka)
服务发现就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提供的地址post或者update到服务中介,服务消费者从服务中介那里get自己想要的服务的地址。
十年的海淀网站建设经验,针对设计、前端、开发、售后、文案、推广等六对一服务,响应快,48小时及时工作处理。营销型网站建设的优势是能够根据用户设备显示端的尺寸不同,自动调整海淀建站的显示方式,使网站能够适用不同显示终端,在浏览器中调整网站的宽度,无论在任何一种浏览器上浏览网站,都能展现优雅布局与设计,从而大程度地提升浏览体验。创新互联公司从事“海淀网站设计”,“海淀网站推广”以来,每个客户项目都认真落实执行。
但是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服务提供者宕机,那么中介的key/value中会有一个不能访问的地址,该怎么办?
心跳机制: 服务提供者需要每隔5秒左右向服务中介汇报存活,服务中介将服务地址和汇报时间记录在zset数据结构的value和score中。服务中介需要每隔10秒左右检查zset数据结构,踢掉汇报时间严重落后的地址。这样就可以保证服务列表中地址的有效性。
第二个问题是服务地址变动时如何通知消费者。有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是轮询,消费者每隔几秒查询服务列表是否有改变。如果服务地址很多,查询会很慢。这时候可以引入服务版本号机制,给每个服务提供一个版本号,在服务变动时,递增这个版本号。消费者只需要轮询这个版本号的变动即可知道服务列表是否发生了变化。
第二种是采用pubsub。这种方式及时性要明显好于轮询。缺点是每个pubsub都会占用消费者一个线程和一个额外的连接。为了减少对线程和连接的浪费,我们使用单个pubsub广播全局版本号的变动。所谓全局版本号就是任意服务列表发生了变动,这个版本号都会递增。接收到版本变动的消费者再去检查各自的依赖服务列表的版本号是否发生了变动。这种全局版本号也可以用于第一种轮询方案。
CAP理论
CAP理论是分布式架构中重要理论
关于P的理解,我觉得是在整个系统中某个部分,挂掉了,或者宕机了,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或者说使用,而可用性是,某个系统的某个节点挂了,但是并不影响系统的接受或者发出请求,CAP 不可能都取,只能取其中2个。原因是
(1)如果C是第一需求的话,那么会影响A的性能,因为要数据同步,不然请求结果会有差异,但是数据同步会消耗时间,期间可用性就会降低。
(2)如果A是第一需求,那么只要有一个服务在,就能正常接受请求,但是对与返回结果变不能保证,原因是,在分布式部署的时候,数据一致的过程不可能想切线路那么快。
(3)再如果,同事满足一致性和可用性,那么分区容错就很难保证了,也就是单点,也是分布式的基本核心,好了,明白这些理论,就可以在相应的场景选取服务注册与发现了。
平时经常用到的服务发现的产品进行下特性的对比,首先看下结论:
补充:
(1)运维和开发如果是 Java 更熟,也更多 Java 的应用,那毫无疑问应该用 ZK;如果是搞 Go 的,那么还是 etcd 吧,毕竟有时候遇到问题还是要看源码的。
(2)在创建一百万个或更多键时,etcd可以比Zookeeper或Consul稳定地提供更好的吞吐量和延迟。此外,它实现了这一目标,只有一半的内存,显示出更高的效率。但是,还有一些改进的余地,Zookeeper设法通过etcd提供更好的最小延迟,代价是不可预测的平均延迟。
(3)
一致性协议: etcd 使用 Raft 协议,Zookeeper 使用 ZAB(类PAXOS协议),前者容易理解,方便工程实现;
运维方面:etcd 方便运维,Zookeeper 难以运维;
数据存储:etcd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数据模型 , 支持查询先前版本的键值对
项目活跃度:etcd 社区与开发活跃,Zookeeper 感觉已经快死了;
API:etcd 提供 HTTP+JSON, gRPC 接口,跨平台跨语言,Zookeeper 需要使用其客户端;
访问安全方面:etcd 支持 HTTPS 访问,Zookeeper 在这方面缺失;
与 Eureka 有所不同,Apache Zookeeper 在设计时就紧遵CP原则,即任何时候对 Zookeeper 的访问请求能得到一致的数据结果,同时系统对网络分割具备容错性,但是 Zookeeper 不能保证每次服务请求都是可达的。
从 Zookeeper 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使用 Zookeeper 获取服务列表时,如果此时的 Zookeeper 集群中的 Leader 宕机了,该集群就要进行 Leader 的选举,又或者 Zookeeper 集群中半数以上服务器节点不可用(例如有三个节点,如果节点一检测到节点三挂了 ,节点二也检测到节点三挂了,那这个节点才算是真的挂了),那么将无法处理该请求。所以说,Zookeeper 不能保证服务可用性。
当然,在大多数分布式环境中,尤其是涉及到数据存储的场景,数据一致性应该是首先被保证的,这也是 Zookeeper 设计紧遵CP原则的另一个原因。
但是对于服务发现来说,情况就不太一样了,针对同一个服务,即使注册中心的不同节点保存的服务提供者信息不尽相同,也并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为对于服务消费者来说,能消费才是最重要的,消费者虽然拿到可能不正确的服务实例信息后尝试消费一下,也要胜过因为无法获取实例信息而不去消费,导致系统异常要好(淘宝的双十一,京东的618就是紧遵AP的最好参照)。
当master节点因为网络故障与其他节点失去联系时,剩余节点会重新进行leader选举。问题在于,选举leader的时间太长,30~120s,而且选举期间整个zk集群都是不可用的,这就导致在选举期间注册服务瘫痪。
在云部署环境下, 因为网络问题使得zk集群失去master节点是大概率事件,虽然服务能最终恢复,但是漫长的选举事件导致注册长期不可用是不能容忍的。
Spring Cloud Netflix 在设计 Eureka 时就紧遵AP原则。Eureka是在Java语言上,基于Restful Api开发的服务注册与发现组件,由Netflix开源。遗憾的是,目前Eureka仅开源到1.X版本,2.X版本已经宣布闭源。
Eureka Server 也可以运行多个实例来构建集群,解决单点问题,但不同于 ZooKeeper 的选举 leader 的过程,Eureka Server 采用的是Peer to Peer 对等通信。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架构,无 master/slave 之分,每一个 Peer 都是对等的。在这种架构风格中,节点通过彼此互相注册来提高可用性,每个节点需要添加一个或多个有效的 serviceUrl 指向其他节点。每个节点都可被视为其他节点的副本。
在集群环境中如果某台 Eureka Server 宕机,Eureka Client 的请求会自动切换到新的 Eureka Server 节点上,当宕机的服务器重新恢复后,Eureka 会再次将其纳入到服务器集群管理之中。当节点开始接受客户端请求时,所有的操作都会在节点间进行复制(replicate To Peer)操作,将请求复制到该 Eureka Server 当前所知的其它所有节点中。
当一个新的 Eureka Server 节点启动后,会首先尝试从邻近节点获取所有注册列表信息,并完成初始化。Eureka Server 通过 getEurekaServiceUrls() 方法获取所有的节点,并且会通过心跳契约的方式定期更新。
默认情况下,如果 Eureka Server 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某个服务实例的心跳(默认周期为30秒),Eureka Server 将会注销该实例(默认为90秒, eureka.instance.lease-expiration-duration-in-seconds 进行自定义配置)。
当 Eureka Server 节点在短时间内丢失过多的心跳时,那么这个节点就会进入自我保护模式。
Eureka的集群中,只要有一台Eureka还在,就能保证注册服务可用(保证可用性),只不过查到的信息可能不是最新的(不保证强一致性)。除此之外,Eureka还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在15分钟内超过85%的节点都没有正常的心跳,那么Eureka就认为客户端与注册中心出现了网络故障,此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Eureka不再从注册表中移除因为长时间没有收到心跳而过期的服务;
Eureka仍然能够接受新服务注册和查询请求,但是不会被同步到其它节点上(即保证当前节点依然可用);
当网络稳定时,当前实例新注册的信息会被同步到其它节点中;
因此,Eureka可以很好的应对因网络故障导致部分节点失去联系的情况,而不会像zookeeper那样使得整个注册服务瘫痪。
Consul 是 HashiCorp 公司推出的开源工具,用于实现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发现与配置。Consul 使用 Go 语言编写,因此具有天然可移植性(支持Linux、windows和Mac OS X)。
Consul采用主从模式的设计,使得集群的数量可以大规模扩展,集群间通过RPC的方式调用(HTTP和DNS)。
Consul 内置了服务注册与发现框架、分布一致性协议实现、健康检查、Key/Value 存储、多数据中心方案,不再需要依赖其他工具(比如 ZooKeeper 等),使用起来也较为简单。
Consul 遵循CAP原理中的CP原则,保证了强一致性和分区容错性,且使用的是Raft算法,比zookeeper使用的Paxos算法更加简单。虽然保证了强一致性,但是可用性就相应下降了,例如服务注册的时间会稍长一些,因为 Consul 的 raft 协议要求必须过半数的节点都写入成功才认为注册成功 ;在leader挂掉了之后,重新选举出leader之前会导致Consul 服务不可用。
默认依赖于SDK
Consul本质上属于应用外的注册方式,但可以通过SDK简化注册流程。而服务发现恰好相反,默认依赖于SDK,但可以通过Consul Template(下文会提到)去除SDK依赖。
Consul Template
Consul,默认服务调用者需要依赖Consul SDK来发现服务,这就无法保证对应用的零侵入性。
所幸通过 Consul Template ,可以定时从Consul集群获取最新的服务提供者列表并刷新LB配置(比如nginx的upstream),这样对于服务调用者而言,只需要配置一个统一的服务调用地址即可。
Consul强一致性(C)带来的是:
Eureka保证高可用(A)和最终一致性:
其他方面,eureka就是个servlet程序,跑在servlet容器中; Consul则是go编写而成。
etcd是一个采用http协议的分布式键值对存储系统,因其易用,简单。很多系统都采用或支持etcd作为服务发现的一部分,比如kubernetes。但正事因为其只是一个存储系统,如果想要提供完整的服务发现功能,必须搭配一些第三方的工具。
比如配合etcd、Registrator、confd组合,就能搭建一个非常简单而强大的服务发现框架。但这种搭建操作就稍微麻烦了点,尤其是相对consul来说。所以etcd大部分场景都是被用来做kv存储,比如kubernetes。
etcd 比较多的应用场景是用于服务发现,服务发现 (Service Discovery) 要解决的是分布式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即在同一个分布式集群中的进程或服务如何才能找到对方并建立连接。和 Zookeeper 类似,etcd 有很多使用场景,包括:
配置管理
服务注册发现
选主
应用调度
分布式队列
分布式锁
按照官网给出的数据, 在 2CPU,1.8G 内存,SSD 磁盘这样的配置下,单节点的写性能可以达到 16K QPS, 而先写后读也能达到12K QPS。这个性能还是相当可观。
etcd 提供了 etcdctl 命令行工具 和 HTTP API 两种交互方法。etcdctl命令行工具用 go 语言编写,也是对 HTTP API 的封装,日常使用起来也更容易。所以这里我们主要使用 etcdctl 命令行工具演示。
(1)注册中心ZooKeeper、Eureka、Consul 、Nacos对比
(2)常用的服务发现对比(Consul、zookeeper、etcd、eureka)
分布式架构的注册中心,该怎么选?
互联网架构下,大部分系统已经转型分布式。其中服务注册发现中心,分布式服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按需选择合适的注册中心,也变的尤为重要。
Eureka是SpringCloud全家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件,主要是实现服务的注册和发现。Eureka做到了CAP理论中的AP,强调服务的高可用性。实现中分Eureka Server和Eureka Client两部分。
Eureka客户端会向Eureka注册中心注册为服务,并通过心跳来更新它的服务租约。同时也可以从服务端查询当前注册的服务信息并把他们缓存到本地并周期性的刷新服务状态。若服务集群出现分区故障时,Eureka会转入自动保护模式,允许分区故障的节点继续提供服务;若分区故障恢复,集群中其他分区会把他们的状态再次同步回来。
SpringCloud对其做了非常好的集成封装,是官方推荐的注册中心。
Zookeeper是大数据Hadoop中的一个分布式调度组件,强调数据一致性和扩展性,可用于服务的注册和发现。她是dubbo中默认的服务注册中心,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分布式服务发现组件。注重CAP理论中的CP。
Consul是一个高可用的分布式服务注册中心,由HashiCorp公司推出,Golang实现的开源共享的服务工具。Consul在分布式服务注册与发现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解决方案更加“一站式”,不再需要依赖其他工具。
1、通过HTTP接口和DNS协议调用API存储键值对,使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更容易;
2、支持 健康 检查,可以快速的告警在集群中的操作
3、支持key/value存储动态配置
4、支持任意数量的区域
ETCD是一个高可用的分布式键值数据库,可用于共享配置、服务的注册和发现。ETCD采用Raft一致性算法,基于Go语言实现。ETCD作为后起之秀,又非常大的优势。
1、基于HTTP+JSON的API,使用简单;
2、可选SSL客户认证机制,更安全;
3、单个实例支持每秒千次写操作,快速。
4、采用Raft一致性算法保证分布式。
go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简单网关
网关=反向代理+负载均衡+各种策略,技术实现也有多种多样,有基于 nginx 使用 lua 的实现,比如 openresty、kong;也有基于 zuul 的通用网关;还有就是 golang 的网关,比如 tyk。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如何基于 golang 实现一个简单的网关。
转自: troy.wang/docs/golang/posts/golang-gateway/
整理:go语言钟文文档:
启动两个后端 web 服务(代码)
这里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测试
具体代码
直接使用基础库 httputil 提供的NewSingleHostReverseProxy即可,返回的reverseProxy对象实现了serveHttp方法,因此可以直接作为 handler。
具体代码
director中定义回调函数,入参为*http.Request,决定如何构造向后端的请求,比如 host 是否向后传递,是否进行 url 重写,对于 header 的处理,后端 target 的选择等,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director在这里具体做了:
modifyResponse中定义回调函数,入参为*http.Response,用于修改响应的信息,比如响应的 Body,响应的 Header 等信息。
最终依旧是返回一个ReverseProxy,然后将这个对象作为 handler 传入即可。
参考 2.2 中的NewSingleHostReverseProxy,只需要实现一个类似的、支持多 targets 的方法即可,具体实现见后面。
作为一个网关服务,在上面 2.3 的基础上,需要支持必要的负载均衡策略,比如:
随便 random 一个整数作为索引,然后取对应的地址即可,实现比较简单。
具体代码
使用curIndex进行累加计数,一旦超过 rss 数组的长度,则重置。
具体代码
轮询带权重,如果使用计数递减的方式,如果权重是5,1,1那么后端 rs 依次为a,a,a,a,a,b,c,a,a,a,a…,其中 a 后端会瞬间压力过大;参考 nginx 内部的加权轮询,或者应该称之为平滑加权轮询,思路是:
后端真实节点包含三个权重:
操作步骤:
具体代码
一致性 hash 算法,主要是用于分布式 cache 热点/命中问题;这里用于基于某 key 的 hash 值,路由到固定后端,但是只能是基本满足流量绑定,一旦后端目标节点故障,会自动平移到环上最近的那么个节点。
实现:
具体代码
每一种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只需要实现添加以及获取的接口即可。
然后使用工厂方法,根据传入的参数,决定使用哪种负载均衡策略。
具体代码
作为网关,中间件必不可少,这类包括请求响应的模式,一般称作洋葱模式,每一层都是中间件,一层层进去,然后一层层出来。
中间件的实现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数组,然后配合 index 计数;一种是链式调用。
具体代码
golang使用Nsq
1. 介绍
最近在研究一些消息中间件,常用的MQ如RabbitMQ,ActiveMQ,Kafka等。NSQ是一个基于Go语言的分布式实时消息平台,它基于MIT开源协议发布,由bitly公司开源出来的一款简单易用的消息中间件。
官方和第三方还为NSQ开发了众多客户端功能库,如官方提供的基于HTTP的nsqd、Go客户端go-nsq、Python客户端pynsq、基于Node.js的JavaScript客户端nsqjs、异步C客户端libnsq、Java客户端nsq-java以及基于各种语言的众多第三方客户端功能库。
1.1 Features
1). Distributed
NSQ提供了分布式的,去中心化,且没有单点故障的拓扑结构,稳定的消息传输发布保障,能够具有高容错和HA(高可用)特性。
2). Scalable易于扩展
NSQ支持水平扩展,没有中心化的brokers。内置的发现服务简化了在集群中增加节点。同时支持pub-sub和load-balanced 的消息分发。
3). Ops Friendly
NSQ非常容易配置和部署,生来就绑定了一个管理界面。二进制包没有运行时依赖。官方有Docker image。
4.Integrated高度集成
官方的 Go 和 Python库都有提供。而且为大多数语言提供了库。
1.2 组件
1.3 拓扑结构
NSQ推荐通过他们相应的nsqd实例使用协同定位发布者,这意味着即使面对网络分区,消息也会被保存在本地,直到它们被一个消费者读取。更重要的是,发布者不必去发现其他的nsqd节点,他们总是可以向本地实例发布消息。
NSQ
首先,一个发布者向它的本地nsqd发送消息,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先打开一个连接,然后发送一个包含topic和消息主体的发布命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消息发布到事件topic上以分散到我们不同的worker中。
事件topic会复制这些消息并且在每一个连接topic的channel上进行排队,在我们的案例中,有三个channel,它们其中之一作为档案channel。消费者会获取这些消息并且上传到S3。
nsqd
每个channel的消息都会进行排队,直到一个worker把他们消费,如果此队列超出了内存限制,消息将会被写入到磁盘中。Nsqd节点首先会向nsqlookup广播他们的位置信息,一旦它们注册成功,worker将会从nsqlookup服务器节点上发现所有包含事件topic的nsqd节点。
nsqlookupd
2. Internals
2.1 消息传递担保
1)客户表示已经准备好接收消息
2)NSQ 发送一条消息,并暂时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在 re-queue 或 timeout)
3)客户端回复 FIN(结束)或 REQ(重新排队)分别指示成功或失败。如果客户端没有回复, NSQ 会在设定的时间超时,自动重新排队消息
这确保了消息丢失唯一可能的情况是不正常结束 nsqd 进程。在这种情况下,这是在内存中的任何信息(或任何缓冲未刷新到磁盘)都将丢失。
如何防止消息丢失是最重要的,即使是这个意外情况可以得到缓解。一种解决方案是构成冗余 nsqd对(在不同的主机上)接收消息的相同部分的副本。因为你实现的消费者是幂等的,以两倍时间处理这些消息不会对下游造成影响,并使得系统能够承受任何单一节点故障而不会丢失信息。
2.2 简化配置和管理
单个 nsqd 实例被设计成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数据流。流被称为“话题”和话题有 1 个或多个“通道”。每个通道都接收到一个话题中所有消息的拷贝。在实践中,一个通道映射到下行服务消费一个话题。
在更底的层面,每个 nsqd 有一个与 nsqlookupd 的长期 TCP 连接,定期推动其状态。这个数据被 nsqlookupd 用于给消费者通知 nsqd 地址。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个暴露的 HTTP /lookup 接口用于轮询。为话题引入一个新的消费者,只需启动一个配置了 nsqlookup 实例地址的 NSQ 客户端。无需为添加任何新的消费者或生产者更改配置,大大降低了开销和复杂性。
2.3 消除单点故障
NSQ被设计以分布的方式被使用。nsqd 客户端(通过 TCP )连接到指定话题的所有生产者实例。没有中间人,没有消息代理,也没有单点故障。
这种拓扑结构消除单链,聚合,反馈。相反,你的消费者直接访问所有生产者。从技术上讲,哪个客户端连接到哪个 NSQ 不重要,只要有足够的消费者连接到所有生产者,以满足大量的消息,保证所有东西最终将被处理。对于 nsqlookupd,高可用性是通过运行多个实例来实现。他们不直接相互通信和数据被认为是最终一致。消费者轮询所有的配置的 nsqlookupd 实例和合并 response。失败的,无法访问的,或以其他方式故障的节点不会让系统陷于停顿。
2.4 效率
对于数据的协议,通过推送数据到客户端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和吞吐量的,而不是等待客户端拉数据。这个概念,称之为 RDY 状态,基本上是客户端流量控制的一种形式。
efficiency
2.5 心跳和超时
组合应用级别的心跳和 RDY 状态,避免头阻塞现象,也可能使心跳无用(即,如果消费者是在后面的处理消息流的接收缓冲区中,操作系统将被填满,堵心跳)为了保证进度,所有的网络 IO 时间上限势必与配置的心跳间隔相关联。这意味着,你可以从字面上拔掉之间的网络连接 nsqd 和消费者,它会检测并正确处理错误。当检测到一个致命错误,客户端连接被强制关闭。在传输中的消息会超时而重新排队等待传递到另一个消费者。最后,错误会被记录并累计到各种内部指标。
2.6 分布式
因为NSQ没有在守护程序之间共享信息,所以它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分布式操作而生。个别的机器可以随便宕机随便启动而不会影响到系统的其余部分,消息发布者可以在本地发布,即使面对网络分区。
这种“分布式优先”的设计理念意味着NSQ基本上可以永远不断地扩展,需要更高的吞吐量?那就添加更多的nsqd吧。唯一的共享状态就是保存在lookup节点上,甚至它们不需要全局视图,配置某些nsqd注册到某些lookup节点上这是很简单的配置,唯一关键的地方就是消费者可以通过lookup节点获取所有完整的节点集。清晰的故障事件——NSQ在组件内建立了一套明确关于可能导致故障的的故障权衡机制,这对消息传递和恢复都有意义。虽然它们可能不像Kafka系统那样提供严格的保证级别,但NSQ简单的操作使故障情况非常明显。
2.7 no replication
不像其他的队列组件,NSQ并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复制和集群,也正是这点让它能够如此简单地运行,但它确实对于一些高保证性高可靠性的消息发布没有足够的保证。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文件同步的时间来部分避免,只需通过一个标志配置,通过EBS支持我们的队列。但是这样仍然存在一个消息被发布后马上死亡,丢失了有效的写入的情况。
2.8 没有严格的顺序
虽然Kafka由一个有序的日志构成,但NSQ不是。消息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任何顺序进入队列。在我们使用的案例中,这通常没有关系,因为所有的数据都被加上了时间戳,但它并不适合需要严格顺序的情况。
2.9 无数据重复删除功能
NSQ对于超时系统,它使用了心跳检测机制去测试消费者是否存活还是死亡。很多原因会导致我们的consumer无法完成心跳检测,所以在consumer中必须有一个单独的步骤确保幂等性。
3. 实践安装过程
本文将nsq集群具体的安装过程略去,大家可以自行参考官网,比较简单。这部分介绍下笔者实验的拓扑,以及nsqadmin的相关信息。
3.1 拓扑结构
topology
实验采用3台NSQD服务,2台LOOKUPD服务。
采用官方推荐的拓扑,消息发布的服务和NSQD在一台主机。一共5台机器。
NSQ基本没有配置文件,配置通过命令行指定参数。
主要命令如下:
LOOKUPD命令
NSQD命令
工具类,消费后存储到本地文件。
发布一条消息
3.2 nsqadmin
对Streams的详细信息进行查看,包括NSQD节点,具体的channel,队列中的消息数,连接数等信息。
nsqadmin
channel
列出所有的NSQD节点:
nodes
消息的统计:
msgs
lookup主机的列表:
hosts
4. 总结
NSQ基本核心就是简单性,是一个简单的队列,这意味着它很容易进行故障推理和很容易发现bug。消费者可以自行处理故障事件而不会影响系统剩下的其余部分。
事实上,简单性是我们决定使用NSQ的首要因素,这方便与我们的许多其他软件一起维护,通过引入队列使我们得到了堪称完美的表现,通过队列甚至让我们增加了几个数量级的吞吐量。越来越多的consumer需要一套严格可靠性和顺序性保障,这已经超过了NSQ提供的简单功能。
结合我们的业务系统来看,对于我们所需要传输的发票消息,相对比较敏感,无法容忍某个nsqd宕机,或者磁盘无法使用的情况,该节点堆积的消息无法找回。这是我们没有选择该消息中间件的主要原因。简单性和可靠性似乎并不能完全满足。相比Kafka,ops肩负起更多负责的运营。另一方面,它拥有一个可复制的、有序的日志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好的服务。但对于其他适合NSQ的consumer,它为我们服务的相当好,我们期待着继续巩固它的坚实的基础。
分享标题:go语言分布式节点注册,go分布式开发
文章起源:http://lswzjz.com/article/hopp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