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制作分布图
制作分布图类似密度图,在python中利用pandas来提取分布数据是比较方便的。主要用到pandas的cut和groupby等函数。
创新互联是一家专注于成都做网站、网站设计与策划设计,溧水网站建设哪家好?创新互联做网站,专注于网站建设十多年,网设计领域的专业建站公司;建站业务涵盖:溧水等地区。溧水做网站价格咨询:028-86922220
官方文档链接
主要参数为x和bins。
x为数据源,数组格式的都支持,list,numpy.narray, pandas.Series。
bins可以为int,也可以为序列。
我们定义bins为一个序列,默认为左开右闭的区间:
对言值列按cats做groupby,然后调用get_stats统计函数,再用unstack函数将层次化的行索引“展开”为列。
G2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介绍,文章 《python结合G2绘制精美图形》 。
一句话绘制出来,但具体的区间段难以区分出来。
bokeh是python的一个优秀的绘图工具包,与pandas结合的比较好。 bokeh文档
作者原文链接: python制作分布图
如何用 Python 从海量文本抽取主题
代码
我们在Jupyter Notebook中新建一个Python 2笔记本,起名为topic-model。
为了处理表格数据,我们依然使用数据框工具Pandas。先调用它。
import pandas as pd
然后读入我们的数据文件datascience.csv,注意它的编码是中文GB18030,不是Pandas默认设置的编码,所以此处需要显式指定编码类型,以免出现乱码错误。
df = pd.read_csv("datascience.csv", encoding='gb18030')
我们来看看数据框的头几行,以确认读取是否正确。
df.head()
显示结果如下:
没问题,头几行内容所有列都正确读入,文字显式正常。我们看看数据框的长度,以确认数据是否读取完整。
df.shape
执行的结果为:
(1024, 3)
行列数都与我们爬取到的数量一致,通过。
下面我们需要做一件重要工作——分词。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提取每篇文章的关键词。而中文本身并不使用空格在单词间划分。
我们首先调用jieba分词包。
import jieba
我们此次需要处理的,不是单一文本数据,而是1000多条文本数据,因此我们需要把这项工作并行化。这就需要首先编写一个函数,处理单一文本的分词。
def chinese_word_cut(mytext):
return " ".join(jieba.cut(mytext))
有了这个函数之后,我们就可以不断调用它来批量处理数据框里面的全部文本(正文)信息了。你当然可以自己写个循环来做这项工作。
下面这一段代码执行起来,可能需要一小段时间。请耐心等候。
df["content_cutted"] = df.content.apply(chinese_word_cut)
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提示。没关系,忽略就好。
Building prefix dict from the default dictionary ...
Loading model from cache /var/folders/8s/k8yr4zy52q1dh107gjx280mw0000gn/T/jieba.cache
Loading model cost 0.406 seconds.
Prefix dict has been built succesfully.
执行完毕之后,我们需要查看一下,文本是否已经被正确分词。
df.content_cutted.head()
Python其实很简单 第二十一章 DataFrame数据处理
将Excel中的的数据读入数据框架DataFrame后,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各种数据处理。
21.1 列间求和
求总分(总分=语文+数学+英语)
对于上一章所提到的学生成绩表,仅用一个语句即可完成总分计算,并填充。
df['总分']=df['语文']+df['数学']+df['英语']
完整代码如下:
from pandas import read_excel
file='d:/student.xlsx' #见第18章表18-1
df=read_excel(file,sheet_name=0,converters={'学号':str})
df['总分']=df['语文']+df['数学']+df['英语']
print(df.head()) #df.head()的作用是仅显示5行记录。
运行结果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年级 班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名次
0 1 070101 王博宇 NaN NaN 84 71 93 248 NaN
1 2 070102 陈冠涛 NaN NaN 89 89 89 267 NaN
2 3 070103 李文博 NaN NaN 89 72 76 237 NaN
3 4 070204 姜海燕 NaN NaN 89 89 89 267 NaN
4 5 070205 林若溪 NaN NaN 91 95 83 269 NaN
21.2替换
既可以将对满足条件的行和列的数据替换,也可以对整个集合的数据按照条件进行替换。
df['总分'].replace(310,'x',inplace=True)
将总分列的数值“310”替换为“x”。inplace=True表示改变原数据。
df.replace(76,0,inplace=True)
将整个DataFrame中的数值“76”替换为“0”。
df.replace([98,76,99],0,inplace=True)
将整个DataFrame中的数值“98,76,99”一次替换为“0”。
21.2排序
既可以将某一列作为关键字段排序,也可以将几个列分别作为主、次关键字段进行排序。排序既可以按升序排序,也可以按降序排序。
函数sort_values()的语法格式如下:
df.sort_values(by=[“col1”,”col2”,......,”coln”],ascending=False)
其中,coln表示列名,也可以是列名的列表;ascending表示排序方式,值为True表示升序,可以省缺,值为False表示降序。
如:
df=df.sort_values(by=['总分'],ascending=False)
表示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df=df.sort_values(by=['总分','语文'],ascending=False)
表示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若“总分”相同,再按照“语文”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21.3 字段截取
函数slice()可以从某列中截取字符串。格式如下:
slice(start,stop)
其中,start表示开始位置;stop表示结束位置
例:
df['年级']=df['学号'].str.slice(0,2)
通过此语句可以截取学号字段的第1、2个字符,并赋值给年级字段。
21.4 记录抽取
可以抽取满足条件的记录。
例:抽取总分300的记录。
df[df.总分300]
抽取总分在300到310之间(包括300和310)的记录。
df[df.总分.between(306,310)]
抽取学号中包含“0803”的记录。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抽取某个班的信息。
df[df.学号.str.contains('0803',na=False)]
此处的na=False,含义是如遇到NaN这样的数据,直接做不匹配处理。
21.5修改记录
1、整列替换
我们在前面已经给整列填充过数据,填充时原来的数据就被覆盖了。
即如下语句:
df['总分']=df['语文']+df['数学']+df['英语']
2、个别修改
如将值‘99’替换为值‘100’,可用如下语句:
df.replace('99','100')
将指定列的值替,如将语文列和英语列的值‘99’替换为值‘100’,可用如下语句:
df.replace({'语文':99,'英语':99},100)
可用如下程序去验证:
from pandas import read_excel
file='d:/student.xlsx'
df=read_excel(file,sheet_name=0,converters={'学号':str})
print(df[(df.语文==99) |(df.英语==99)])
df=df.replace({'语文':99,'英语':99},100)
print(df[(df.语文==99) |(df.英语==99)])
运行结果为:
序号 学号 姓名 年级 班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名次
28 29 090802 丁能通 09 NaN 119 120 99 338 NaN
29 30 090203 沈丹妮 09 NaN 109 108 99 316 NaN
Empty DataFrame
Columns: [序号, 学号, 姓名, 年级, 班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名次]
Index: []
可以看出,第一个print()语句输出的结果中满足条件“语文或英语为99分”的有两条记录,替换语句执行以后,df中再没有满足条件“语文或英语为99分”的记录了。
21.6记录合并
函数concat()()的格式如下:
concat([dataFrame1,dataFrame2,......],ignore_index=True)
其中,dataFrame1等表示要合并的DataFrame数据集合;ignore_index=True表示合并之后的重新建立索引。其返回值也是DataFrame类型。
concat()函数和append()函数的功能非常相似。
例:
import pandas #导入pandas模块
from pandas import read_excel #导入read_execel
file='d:/student.xlsx' #变量file表示文件路径,注意'/'的用法 数据见第18章表18-1
df=read_excel(file,sheet_name=0,converters={'学号':str})
# 将Excel文件导入到DataFrame变量中
df=df[:5] #截取df的前5个记录
print(df) #输出df
df1=df[:3] #截取df的前3个记录存入df1中
df2=df[3:5] #截取df的最后2个记录存入df2中
df3=pandas.concat([df2,df1]) #将df2与df1合并存入df3中
print(df3) #输出df3
运行结果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年级 班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名次
0 1 070101 王博宇 NaN NaN 84 71 93 NaN NaN
1 2 070102 陈冠涛 NaN NaN 89 89 89 NaN NaN
2 3 070103 李文博 NaN NaN 89 72 76 NaN NaN
3 4 070204 姜海燕 NaN NaN 89 89 89 NaN NaN
4 5 070205 林若溪 NaN NaN 91 95 83 NaN NaN
序号 学号 姓名 年级 班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名次
3 4 070204 姜海燕 NaN NaN 89 89 89 NaN NaN
4 5 070205 林若溪 NaN NaN 91 95 83 NaN NaN
0 1 070101 王博宇 NaN NaN 84 71 93 NaN NaN
1 2 070102 陈冠涛 NaN NaN 89 89 89 NaN NaN
2 3 070103 李文博 NaN NaN 89 72 76 NaN NaN
由于合并时是将df1合并到df2中,可以看出,索引仍然保持原来的状态。
21.7统计次数
可以用如下方法统计出某个值在某行或者某个范围出现的次数。
from pandas import read_excel
file='d:/student.xlsx'
df=read_excel(file,sheet_name=0,converters={'学号':str})
df=df[:5]
print(df)
print(df['语文'].value_counts())
输出结果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年级 班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名次
0 1 070101 王博宇 NaN NaN 84 71 93 NaN NaN
1 2 070102 陈冠涛 NaN NaN 89 89 89 NaN NaN
2 3 070103 李文博 NaN NaN 89 72 76 NaN NaN
3 4 070204 姜海燕 NaN NaN 89 89 89 NaN NaN
4 5 070205 林若溪 NaN NaN 91 95 83 NaN NaN
89 3
84 1
91 1
Name: 语文, dtype: int64
可以看出,通过value_counts()函数可以统计出列中各值出现的次数。
value_counts()函数的参数还有 :
ascending,当ascending=True时升序排列,当ascending=False时升序排列(此时该参数可省缺);
normalize,当normalize=True时,显示的不再是各值出现的次数,而是占比。
将上例中的语句print(df['语文'].value_counts())改为:
print(df['语文'].value_counts(ascending=True,normalize=True))
则输出结果变成了:
91 0.2
84 0.2
89 0.6
Name: 语文, dtype: float64
21.8按值查找
print(df['语文'].isin([84,91]))
它的作用是查找‘语文’列中值和isin所指的列表中元素一致的记录,如果找到结果为True,否则为False。
输出结果:
0 True
1 False
2 False
3 False
4 True
Name: 语文, dtype: bool
21.9数据分区
根据某个分区标准,将数据按照所属区域进行划分,并用相应的标签表示,可以用cut()方法来实现。
语法格式如下:
cut(series, bins, right=True, labels=NULL)
其中:
series表示需要分组的数据;
bins表示分组的依据,是一个列表,其元素为划分分区的边界值,如[0,72,96,120],就是划分3个分区,即0~72、72~96、96~120,默认的是“左包右不包”;
right表示分组时右边是否闭合;
labels表示分组的自定义标签,也可以不重新定义。
下面对上述学生成绩表中的语文成绩进行分组,并增加一个新的列“语文等级”。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pandas import read_excel #导入read_execel
file='d:/student.xlsx'
df=read_excel(file,sheet_name=0,converters={'学号':str})
df['年级']=df['学号'].str.slice(0,2)
df['班级']=df['学号'].str.slice(0,4)
df.总分=df.语文+df.数学+df.英语
bins=[0,72,96,max(df.语文)+1] #
lab=['不及格','及格','优秀']
grade=pd.cut(df.语文,bins,right=False,labels=lab)
df['语文等级']=grade
print(df.head())
print("语文成绩分等级统计结果:")
print(df['语文等级'].value_counts())
运行结果如下:
序号 学号 姓名 年级 班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语文等级
0 1 070101 王博宇 07 0701 84 71 93 248 及格
1 2 070102 陈冠涛 07 0701 89 89 89 267 及格
2 3 070103 李文博 07 0701 89 72 76 237 及格
3 4 070204 姜海燕 07 0702 89 89 89 267 及格
4 5 070205 林若溪 07 0702 91 95 83 269 及格
语文成绩分等级统计结果:
及格 17
优秀 10
不及格 4
Name: 语文等级, dtype: int64
Python pandas用法
在Python中,pandas是基于NumPy数组构建的,使数据预处理、清洗、分析工作变得更快更简单。pandas是专门为处理表格和混杂数据设计的,而NumPy更适合处理统一的数值数组数据。
使用下面格式约定,引入pandas包:
pandas有两个主要数据结构:Series和DataFrame。
Series是一种类似于一维数组的对象,它由 一组数据 (各种NumPy数据类型)以及一组与之相关的 数据标签(即索引) 组成,即index和values两部分,可以通过索引的方式选取Series中的单个或一组值。
pd.Series(list,index=[ ]) ,第二个参数是Series中数据的索引,可以省略。
Series类型索引、切片、运算的操作类似于ndarray,同样的类似Python字典类型的操作,包括保留字in操作、使用.get()方法。
Series和ndarray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Series之间的操作会根据索引自动对齐数据。
DataFrame是一个表格型的数据类型,每列值类型可以不同,是最常用的pandas对象。DataFrame既有行索引也有列索引,它可以被看做由Series组成的字典(共用同一个索引)。DataFrame中的数据是以一个或多个二维块存放的(而不是列表、字典或别的一维数据结构)。
pd.DataFrame(data,columns = [ ],index = [ ]) :columns和index为指定的列、行索引,并按照顺序排列。
如果创建时指定了columns和index索引,则按照索引顺序排列,并且如果传入的列在数据中找不到,就会在结果中产生缺失值:
数据索引 :Series和DataFrame的索引是Index类型,Index对象是不可修改,可通过索引值或索引标签获取目标数据,也可通过索引使序列或数据框的计算、操作实现自动化对齐。索引类型index的常用方法:
重新索引 :能够改变、重排Series和DataFrame索引,会创建一个新对象,如果某个索引值当前不存在,就引入缺失值。
df.reindex(index, columns ,fill_value, method, limit, copy ) :index/columns为新的行列自定义索引;fill_value为用于填充缺失位置的值;method为填充方法,ffill当前值向前填充,bfill向后填充;limit为最大填充量;copy 默认True,生成新的对象,False时,新旧相等不复制。
删除指定索引 :默认返回的是一个新对象。
.drop() :能够删除Series和DataFrame指定行或列索引。
删除一行或者一列时,用单引号指定索引,删除多行时用列表指定索引。
如果删除的是列索引,需要增加axis=1或axis='columns'作为参数。
增加inplace=True作为参数,可以就地修改对象,不会返回新的对象。
在pandas中,有多个方法可以选取和重新组合数据。对于DataFrame,表5-4进行了总结
适用于Series和DataFrame的基本统计分析函数 :传入axis='columns'或axis=1将会按行进行运算。
.describe() :针对各列的多个统计汇总,用统计学指标快速描述数据的概要。
.sum() :计算各列数据的和
.count() :非NaN值的数量
.mean( )/.median() :计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算术中位数
.var()/.std() :计算数据的方差、标准差
.corr()/.cov()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协方差矩阵,是通过参数对计算出来的。Series的corr方法用于计算两个Series中重叠的、非NA的、按索引对齐的值的相关系数。DataFrame的corr和cov方法将以DataFrame的形式分别返回完整的相关系数或协方差矩阵。
.corrwith() :利用DataFrame的corrwith方法,可以计算其列或行跟另一个Series或DataFrame之间的相关系数。传入一个Series将会返回一个相关系数值Series(针对各列进行计算),传入一个DataFrame则会计算按列名配对的相关系数。
.min()/.max() :计算数据的最小值、最大值
.diff() :计算一阶差分,对时间序列很有效
.mode() :计算众数,返回频数最高的那(几)个
.mean() :计算均值
.quantile() :计算分位数(0到1)
.isin() :用于判断矢量化集合的成员资格,可用于过滤Series中或DataFrame列中数据的子集
适用于Series的基本统计分析函数,DataFrame[列名]返回的是一个Series类型。
.unique() :返回一个Series中的唯一值组成的数组。
.value_counts() :计算一个Series中各值出现的频率。
.argmin()/.argmax() :计算数据最大值、最小值所在位置的索引位置(自动索引)
.idxmin()/.idxmax() :计算数据最大值、最小值所在位置的索引(自定义索引)
pandas提供了一些用于将表格型数据读取为DataFrame对象的函数。下表对它们进行了总结,其中read_csv()、read_table()、to_csv()是用得最多的。
在数据分析和建模的过程中,相当多的时间要用在数据准备上:加载、清理、转换以及重塑。
在许多数据分析工作中,缺失数据是经常发生的。对于数值数据,pandas使用浮点值NaN(np.nan)表示缺失数据,也可将缺失值表示为NA(Python内置的None值)。
替换值
.replace(old, new) :用新的数据替换老的数据,如果希望一次性替换多个值,old和new可以是列表。默认会返回一个新的对象,传入inplace=True可以对现有对象进行就地修改。
删除重复数据
利用函数或字典进行数据转换
df.head():查询数据的前五行
df.tail():查询数据的末尾5行
pandas.cut()
pandas.qcut() 基于分位数的离散化函数。基于秩或基于样本分位数将变量离散化为等大小桶。
pandas.date_range() 返回一个时间索引
df.apply() 沿相应轴应用函数
Series.value_counts() 返回不同数据的计数值
df.aggregate()
df.reset_index() 重新设置index,参数drop = True时会丢弃原来的索引,设置新的从0开始的索引。常与groupby()一起用
numpy.zeros()
分享标题:cut函数python cut函数用于分词
文章源于:http://lswzjz.com/article/doigpdp.html